Search

【#台灣更好】台灣更有錢,談生活經濟

什麼是台灣更好?就是台灣人變得更有錢、更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台灣更好】台灣更有錢,談生活經濟

什麼是台灣更好?就是台灣人變得更有錢、更安全、更健康、更便利……。我們這次來談的就是如何讓台灣更有錢,經濟變得更有活力!拚經濟每個政治人物都會講,但是具體要怎麼來做,讓人民有感,才是最重要的問題。

#經濟到底好不好

民進黨執政三年,經濟成長率只有2.4%,已讓台灣成為四小龍之末。而馬政府時八年平均2.8%雖然差強人意,但還贏過香港,也高過蔡政府。另外,出口對台灣GDP貢獻高達七成。但是這三年我們的淨出口居然是負成長,相較於馬政府平均8%的出口成長率,台灣的貿易不進反退。

此外,內需也很重要,特別是觀光業,觀光業提供了非常多的工作機會,但近年台灣觀光產業的逆差越來越高,國人出國消費增加,境外旅客的來台消費,卻大幅減少。2017、2018的旅行逆差是57億美元,比2015年足足多了46億美元,大約是台幣一千四百億元。民進黨執政,光是觀光產業的萎縮,台灣就流失了一千四百億。這除了會減少台灣的消費,也會衝擊觀光從業人員,也是經濟退步很重要的原因。

#生活經濟連結庶民

我在2009年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期間,就提出過「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」,我認為,庶民經濟的主要精神,與台灣過去重視經濟「成長」的觀念不同,應該要重視「分配」,這是什麼意思呢?常常我們看到經濟成長率有增加,可是人民卻沒什麼感覺,這是因為台灣很依賴貿易出口,出口佔經濟的比重比內需大;另外一個是物價指數,物價指數包含很多面向,但常常跟人民真實感受到的物價有落差,所以當時我就提出庶民物價指數,經濟好不好也該從庶民的角度來看。這跟我這次提出的生活經濟在精神上相當接近,生活經濟就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、有機會分享到的經濟,就是食衣住行育樂,就是路邊攤、小吃攤、計程車司機都能獲利的經濟。

#生活經濟怎麼做

在具體推動生活經濟上面,我有六招,這六招是「吃穿玩、育養動」,吃就是美食經濟,穿就是穿搭經濟,玩就是觀光經濟,育就是托育經濟,養就是銀光經濟,動就是運動經濟,而這方方面面,以及具體的細節與可行的推動方向,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!

-
加朱立倫了嗎:
+ LINE ➡️ https://line.me/R/ti/p/@ericchu
+ IG ➡️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eric_chu0607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